结节性红斑是一种常见皮肤病,是皮下脂肪发生炎症感染,主要表现为小腿伸侧的红色或者紫红色疼痛的结节,多见于青年女性,且常在春天或秋季发病。

结节性红斑图片
结节性红斑的原因与细菌感染、病毒感染、真菌感染、药物反应、妊娠、恶性肿瘤以及炎症性肠病、结节病等有关。此外,链球菌感染也是结节性红斑的一个重要原因。
结节性红斑的发病机理主要涉及皮下脂肪组织的炎症反应。组织病理学显示,结节性红斑的典型表现是不伴血管炎的间隔性脂膜炎。这种炎症反应导致皮下出现红色或略带紫色的肿块,通常在胫前部位。
结节性红斑的典型临床表现为小腿伸侧的红色或紫红色疼痛性炎性结节和斑块。这些结节和斑块通常有压痛感,并且在患者胫前出现红色痛性结节和青肿的典型表现。此外,患者还可能伴有发热、关节疼痛、全身不适、乏力等全身症状。
在发病前,患者往往有上呼吸道感染史,且伴有低热、肌肉痛、关节酸痛等前驱症状。这些前驱症状可能在发病前1-2周出现。
结节性红斑一般不能自愈,需要积极治疗以减轻症状并防止复发。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和中医治疗。药物治疗主要包括抗生素、非甾体抗炎药、糖皮质激素等。抗生素可以用于治疗细菌引起的感染;非甾体抗炎药和糖皮质激素可以用于缓解疼痛和炎症反应。
中医治疗认为结节性红斑属于“气滞血瘀证”,主要症状包括结节逐渐成红色或暗红色,疼痛跟压痛明显,硬度增加。大便秘结,伴有口干口苦,舌红或紫红有瘀点,苔薄黄,脉涩。中医治疗方法包括草药方剂、针灸、拔罐等,以调理气血、解除瘀阻,从而达到缓解症状的目的。





